肥胖的原因是能量攝入與消耗的不平衡,因此預防措施是控制進食量及經常進行體力活動。
1、肥胖定義及判斷
肥胖是一種代謝疾病,是由於能量攝入過多,超過能量消耗而使多餘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積聚,表現為脂肪細胞增多,細胞體積加大,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標準體重20%上。本文中只涉及單純性肥胖,不涉及因疾病而造成的肥胖。
現在常用以下指標檢測超重和肥胖:
①體質指數(BMI)(kg/M2)
體重以公斤為單位,除以身高平方。按世界衛生組織(1997年)建議的標準是BMI在18.5-24.9為正常範圍,大於25為超重,大於30為肥胖。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WHO推薦的標準作為超重和肥胖的標準。這一標準適合歐美人種,亞洲地區人體型與歐美人有差異。2000年亞太地區會議提出了新的亞洲標準,2001年中國提出了適合中國人的正常BMI的建議。此項指標方法簡便可行,只需測量身高、體重,不需要特殊設備和技術,比較實用並不受性別影響,排除身高因素(只是對於肌肉發達的運動員和體力勞動者不適用)。
②腰圍(WC)腰臀比(WHR)
肥胖除脂肪在體內貯存量多外,還有一種肥胖是體脂分佈在內臟和腹壁,表現為大腹便便,被稱之為向心性肥胖或腹部肥胖。腰圍男超過94cm,女超過80cm,可作為肥胖的標準;腰臀比超過O.9(男),超過0.8(女)可視為中心性肥胖。腰圍、臀圍測量也是簡便易行,在空腹狀態下測量肚臍平面周徑為腰圍,臀部最隆起部位平面周徑為臀圍,腰臀比位為兩值之比。
2、肥胖病的危害
在發達國家,由於食品供應豐富,工作中以靜坐為主,生活中體力勞動減少,肥胖病檢出率高。不僅如此,在發展中國 家也面臨迅速增長的趨勢,現已成為全球性多發病。
肥胖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。肥胖本人因心肺功能不全,心臟擔過重,常有心慌、氣喘、易疲勞,還有內分泌代謝紊亂甚至精神抑鬱等多種疾病。肥胖還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險因素,肥胖者患心血管,急性心肌梗是體重正常的2.3-3.3倍;發生膽石症的危險是非肥胖者的3-4倍。70%- 80%的40歲以上糖尿者患者合併有肥胖症,這些都導致肥胖者死亡率升高。
3、肥胖應如何預防
肥胖的原因是能量攝入與消耗的不平衡,因此預防措施是控制進食量及經常進行體力活動。
控制進食,原則上是:
①限制能量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的攝入,保證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的供給,減少食量而不改變食物中三大營養素的比例;
②合理選擇食物,多選脂肪含量低的蛋白質食物,如瘦肉、魚、蝦、雞、蛋、脫脂奶、豆及豆製品,多選富含維生素、無機鹽、膳食纖維豐富的新鮮蔬菜、水果及粗糧,限食高能量食物,甜點等;
⑨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,採用健康的飲食行為,如:一日三餐定時定量,晚餐少吃,睡前不進食,烹調少用煎、炸,儘量用煮、蒸、燒等,食物要大眾化、多樣化,只要採用低能量的平衡膳食,任何普通飲食都可成為好的減肥飲食,這只是一招,另一個重要部分是制定體力活動計劃。
對於輕度肥胖者只需在飲食上適當調整,並增加體力活動即可;中度及以上肥胖者需就醫、遵醫囑,因為節食減肥是個複雜的過程,有個體差異並常有反彈,減肥不當還可能給身體帶來損害。
18歲以上成年人從事輕體力活動者每天需要能量2400千卡(男)、2100千卡(女)
1、肥胖定義及判斷
肥胖是一種代謝疾病,是由於能量攝入過多,超過能量消耗而使多餘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積聚,表現為脂肪細胞增多,細胞體積加大,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標準體重20%上。本文中只涉及單純性肥胖,不涉及因疾病而造成的肥胖。
現在常用以下指標檢測超重和肥胖:
①體質指數(BMI)(kg/M2)
體重以公斤為單位,除以身高平方。按世界衛生組織(1997年)建議的標準是BMI在18.5-24.9為正常範圍,大於25為超重,大於30為肥胖。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WHO推薦的標準作為超重和肥胖的標準。這一標準適合歐美人種,亞洲地區人體型與歐美人有差異。2000年亞太地區會議提出了新的亞洲標準,2001年中國提出了適合中國人的正常BMI的建議。此項指標方法簡便可行,只需測量身高、體重,不需要特殊設備和技術,比較實用並不受性別影響,排除身高因素(只是對於肌肉發達的運動員和體力勞動者不適用)。
②腰圍(WC)腰臀比(WHR)
肥胖除脂肪在體內貯存量多外,還有一種肥胖是體脂分佈在內臟和腹壁,表現為大腹便便,被稱之為向心性肥胖或腹部肥胖。腰圍男超過94cm,女超過80cm,可作為肥胖的標準;腰臀比超過O.9(男),超過0.8(女)可視為中心性肥胖。腰圍、臀圍測量也是簡便易行,在空腹狀態下測量肚臍平面周徑為腰圍,臀部最隆起部位平面周徑為臀圍,腰臀比位為兩值之比。
2、肥胖病的危害
在發達國家,由於食品供應豐富,工作中以靜坐為主,生活中體力勞動減少,肥胖病檢出率高。不僅如此,在發展中國 家也面臨迅速增長的趨勢,現已成為全球性多發病。
肥胖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。肥胖本人因心肺功能不全,心臟擔過重,常有心慌、氣喘、易疲勞,還有內分泌代謝紊亂甚至精神抑鬱等多種疾病。肥胖還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險因素,肥胖者患心血管,急性心肌梗是體重正常的2.3-3.3倍;發生膽石症的危險是非肥胖者的3-4倍。70%- 80%的40歲以上糖尿者患者合併有肥胖症,這些都導致肥胖者死亡率升高。
3、肥胖應如何預防
肥胖的原因是能量攝入與消耗的不平衡,因此預防措施是控制進食量及經常進行體力活動。
控制進食,原則上是:
①限制能量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的攝入,保證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的供給,減少食量而不改變食物中三大營養素的比例;
②合理選擇食物,多選脂肪含量低的蛋白質食物,如瘦肉、魚、蝦、雞、蛋、脫脂奶、豆及豆製品,多選富含維生素、無機鹽、膳食纖維豐富的新鮮蔬菜、水果及粗糧,限食高能量食物,甜點等;
⑨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,採用健康的飲食行為,如:一日三餐定時定量,晚餐少吃,睡前不進食,烹調少用煎、炸,儘量用煮、蒸、燒等,食物要大眾化、多樣化,只要採用低能量的平衡膳食,任何普通飲食都可成為好的減肥飲食,這只是一招,另一個重要部分是制定體力活動計劃。
對於輕度肥胖者只需在飲食上適當調整,並增加體力活動即可;中度及以上肥胖者需就醫、遵醫囑,因為節食減肥是個複雜的過程,有個體差異並常有反彈,減肥不當還可能給身體帶來損害。
18歲以上成年人從事輕體力活動者每天需要能量2400千卡(男)、2100千卡(女)
*** 本文來自網絡轉載 ***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